涟漪无声 - 分卷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称臣,普天歌唱。

    “小兰子,再快一点。”

    步行在轿子左手边的兰琴又一个抬手,整支队伍便开始小跑起来。

    这一天,光绪二十四年、农历戊戌年闰三月初二。

    今天的天气……大概真的会和风熏人吧。

    掀开轿帘,看着京城北郊渐露的□□,听着轿前轿后内侍们碎碎的脚步,手心已然微微shi润的爱新觉罗载湉这样想。

    四月下旬的颐和园泛着一小片一小片的绿色,玉兰早已凋败,湖上的荷花骨朵离着冒头还早,万寿山也尚显得有些萧索。

    隔着玻璃,整个乐寿堂里只有一个敬烟的和一个敬茶的宫女紧贴在净室的门口站着。慈禧正在里面看着折子。宫女们钉在地上一动不动已经有两盏茶的功夫了,大气也不敢喘。太后阅折子的时候是绝对严肃而紧张的,所有内侍要保证这个虽已经避居京郊、颐养天年的老太太依旧能不受打扰地把持着国事。

    太后前十年垂帘时,读毕奏折之后,总是在最后一页上用拇指的指甲重重地画上几道,或者画竖杠,或者画叉子打勾,让军机处的章京们照着懿旨去办;到了训政这几年,太后如果对折子里的事儿有什么疑义,则直接授意给该管事的王公大臣们。在这个已然知天命的女人批折子的片刻工夫,随着她手指甲一动,嘴皮子一张,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被加官进爵、名利双收,或是被收监砍头、发配流放,也不知道有多少忠烈的抱负从此石沉大海,有多少小佞的谗言从此金瓯永固。

    下人们只盼望一声 “娟子,敬烟。”或是“荣儿,看茶。”一切便雨过天晴,各忙各事,太后也就由一位君临天下的掌权者重又变回了一个威仪稍大了些的富家老人。

    而今天,气氛完全不是这个样儿。宫女们本能地感受到了异样。隔着一层玻璃和蝙蝠轻纱,老太后仿佛是眼睛有些花了似的,举着眼镜儿捧着几份奏折和一本新书翻来覆去地看,看看奏折放下,又看看那本书放下,迟迟没有做决断的意思。莫非是听前任姑姑讲过的,又要跟洋人打仗了么。姑姑说,只在甲午年间跟日本人打仗时见太后这样发愁过。姑姑又听姑姑的姑姑说,只在英法鬼子烧圆明园时见太后这样发愁过。宫女们站到三盏茶的功夫,仍是没有猜透今儿个太后是怎么了。

    就在她们心里瞎嘀咕的这会儿,老太后突然自己噗嗤一声笑了,把奏折和书往右手一呼啦,叫着“荣儿,敬烟来。”

    宫女小娟子、小荣子这才舒了口气,赶紧小碎步进了里屋,伺候着太后喝茶吸青条,见老太后的Jing神果真比阅折子之前还要好,就陪在南边靠窗的矮塌旁给她讲笑话,暖暖地晒着太阳。

    就在马上该传点心的时候,“万岁爷驾到”的声音远远地传到了乐寿堂。

    “禀老佛爷,万岁爷的轿子已经拐过玉澜堂了,说话儿就到。”

    “你去迎一下吧,小李子。”

    “喳。”

    李莲英走到院子里的时候,见光绪已经踏进门槛了,忙欠身道:“奴才请万岁爷安。”

    “起来吧李俺答。” 光绪掠过李莲英身边。

    内侍各立在院外左右。李莲英、兰琴二人一并跟了进来。兰琴手捧着一个托盘,低着头站在门口稍远的地方。

    光绪进得屋内,就听见太后跟左右宫女在谈笑,整了整衣冠,转到左厢,迈右腿、拦左襟、下马蹄袖,恭恭敬敬跪下,磕头朗声道:“儿子给亲爸爸请安,亲爸爸凤体康健,万福金安。”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