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郯六岁便被送去了外祖母的娘家受教,虞家祖上虽是清朝的纺织大户,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却一直严格,出过状元,便是当今虞氏私纺已在纺织界占据龙头,家里教出来的子女,先不说旁的,礼仪必是无可挑剔的。
家里请的教书先生教他们四书五经,国学纲常,到后来,同辈的两个虞家男丁去国外进修,只他和虞涤曦还在受唐诗宋词、周礼孙子的熏陶。再后来,他便请夫子给自己取字,被虞家的一位在京教文学的舅父听说,与他道你尚未及弱冠,现在起字未免不lun不类。他却说,古人弱冠取字,代表其成人,起规束自己之用,我遂未及弱冠之年,却有约制自己之心。
那舅父听了,与家里的先生商量,给他取字策玉。
但他在虞家的课程尚未学满,便回京了。
他外祖父姓季,同辈的家中幺子,与外祖母只有母亲一个独女,当时季家掌家的是他大舅父,老来得子,备受宠爱,却不想是个受不得福的,未及弱冠便去了。
大舅父年事已老,又经历丧子之痛,Jing神崩溃得厉害,二舅父又是个浪荡的性子,人到中年还未娶妻,花名在外。嫡亲的小辈无一男丁,只剩下季行禾一个女孩,还不到十岁。季氏因为无人可继,又受竞争冲击,显得风雨飘摇。他与季家还是一代表,薛亦魄与季家已经是二代表了,何况当时的薛家也只有薛亦皎一个男孩。尚在人世的叔祖父做主,与外祖父商议,将他接去季家培养。也正因为季家人丁了了,戚属之间反而走得近。
他虽是作为季氏的继承人培养,季家到底是商贾,不及虞家簪缨,再加上他幼时便长在虞家,虞家重人,回京之路颇费了些功夫,最后两家相商,外祖从中斡旋,才决定由两家共同教受。
他每月要检查一次身体,每次的报告单摞在一起,也算是著作等身;每季便要回到姑苏去量体裁衣,定新一季的衣服和款式;每年要飞到世界各地,去学习拓野
那年他照例要去姑苏,给他量尺寸的阿婆仍旧絮絮叨叨,玉儿佬又拔长喽,阿婆够不着嘞他矮了身子,阿婆的手就从左肩扎到右肩那时他似乎是想要一块儿云锦,一个大经销商说求而不得,来家里做客时提过多次,他记在心里,但那位织锦名家詹子缕据说清高得很,除却本人去求还有点门路,其他相托周转等手段一概无用。
他隔天便就近去了金陵,打听到地址,到了巷子口,他让跟着的人留下,只身进了院门,院口的门徒听他道明来意,竟意外地没有拦他,他跟在那个门徒的身后,过了一道垂花门,又走经一道抄手游廊,进了一间屋子,似乎是点了香薰,有淡淡的香意,隔着一道屏风,那门徒说了一声,就掩门出去了。得到应声他才绕过屏风,果真见到的是一张清隽的面庞,面前的案几上摆了一排各色的丝线,旁边的蒲团上正坐着一个女孩,黑白分明的大眼扫着他,他作了个礼,讲明来意。詹子缕放下手里的丝线淡淡一笑,说,你心诚也罢,做样也好,只我刚答应这个女娃儿,为她织的是詹某生平最后一锦,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你的请求,詹某恐怕难以应允了。詹子缕说完,他便打眼过去瞧那个女娃儿,端坐在色深的檀木案几旁,整个人显得雪白,五官确实难得的标致,见他打量,似乎还扬起下巴哼了一声。没过多久,一款报纸便刊登出织锦名家江南颐养 封梭之作谁人所得的文章,他只看了一眼便放在一旁。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